甘棕松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领域 :

光学,微光子学,超衍射极限纳米光学技术与精密制造技术


服务企业、产业相关工作成效、研究成果与荣誉:

本人于2004.9--2008.6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取得物理学本科学士学位;2009.3—2013.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微光子学中心取得光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4--2016.12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微光子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2017.01-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光机所兼职研究员。

本人于2004.9--2008.6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取得物理学本科学士学位;2009.3—2013.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微光子学中心取得光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4--2016.12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微光子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2017.01-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光机所兼职研究员。


近期主要学术成果:

长期致力于超衍射极限光学精密制造及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研究工作。

1、为解决三维窄带隙半导体芯片制造的长期困难,首创性提出激光诱导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生成的方法,并在实验上成功制造出带隙仅有0.3ev材料的三维纳米器件,为三维芯片制造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2、为开发全新的光学超精密制造技术,在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顾敏教授的带领下,对超衍射极限三维光刻技术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首创性地建立了超衍射极限激光精密制造的动力学模型;并将理论成功应用到超衍射极限双光束三维光刻技术,首次在全球实现了创纪录的单线9纳米,双线中心间距52纳米的三维光刻,从实验上证实了激光精密制造的分辨率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并具有理论上无限提高分辨率的可能。由于该技术在三维纳米加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大数据存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论文发表以来,立即受到世界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大众媒体的多方关注。芯片制造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被视为影响今后信息产业的关键基础技术。

3、将超衍射极限光学精密制造应用于大数据存储技术,首次实现了单盘1PB(1000TB = 1,000,000 GB)存储的技术飞跃,获得全世界各主要语言的媒体报道,各类报道和转载超过500次,评论和分享超过2,000,000次,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4、将超衍射极限光学精密制造应用到仿生学研究中,首次按1:1比例成功完全模拟具有功能活性的三维生物纳米结构,开拓了仿生学研究的新方向。

专家推荐服务

10000+深度合作专家 提供专业咨询


微信客服
打开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