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创建于1953年;1982年,成立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1999年,原金属研究所与原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尺度下超高性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耐苛刻环境超级结构材料、金属材料失效机理与防护技术、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基于计算的材料与工艺设计、新型能源材料与生物材料等。

截至2014年底,金属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1700余人;共有仪器设备109台套,总价值达1.26亿元;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共有在学研究生715人(其中硕士生302人、博士生413人)。 

 

优势研发领域
截至2014年底,金属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1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9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0人。 截至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有大型仪器设备109台套,总价值达1.26亿元,主要包括系列透射电镜、系列扫描电镜、系列成分分析设备、系列力学试验机、系列热物性分析设备、系列蠕变持久试验机等。 据2015年9月研究生官网信息显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主要设备有Titan G2 双球差校正电镜、Helios 聚焦离子束系统、D8 Discover X射线衍射仪、Tecnai 场发射透射电镜、Nano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D8 Discover X射线衍射仪等。 据2015年9月研究生官网信息显示,沈阳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技术支撑部现有仪器设备22台(套),包括综合热分析仪及连用的质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激光热导仪,热膨胀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能谱仪,背散射衍射仪),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表面形貌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 1985年至2008年,金属所共荣获各类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三大奖60余项(技术发明奖15项,自然科学奖28项,科技进步奖18项)。仅“九五”期间就获得国家奖12项(技术发明奖3项,自然科学奖4项,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五次对称性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突破了传统晶体学理论认识,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和“冶金矿山潜孔钻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究”获重要应用和巨大经济效益,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截至2003年底,金属所共申请专利1019件,获授权专利480件,在申请和获授权的专利中,约3/4为发明专利,1/4为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图书馆建立于1953年,经过多年的藏书建设,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较高、收藏系统、内容丰富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小型专业图书馆。截至2010年9月,图书馆包括书库、中西文阅览室、过刊库等,分布在南区、北区两个图书馆,北区藏书范围侧重于各种材料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等,南区藏书范围侧重于腐蚀与防护专业等,包括国内外书籍、连续出版物、资料、工具书;馆藏专业书籍约12万册、期刊2500种,60余万册,订有外文原版期刊200余种,中文现刊600余种;引进SCI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I网络版数据库、外文全文网络数据、以及中文网络版——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项目
截至2015年3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此外,还拥有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
技术
查看更多

咨询机构

其他机构

查看更多 >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阿贡国家实验室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
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
日本国家高级产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
Amgen 安进
智创谷推荐

微信客服
打开微信
“扫一扫”